肥料作為農作物生長發育的營養元素,是農業投入物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約占農業生產投入品價值的50%左右。合理施肥是確保農產品增產的主要技術措施之一,也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施肥水平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關系
在農作物生長需肥要求與耕地畝均施肥水平較低的情況下,農產品的產量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與化肥施用量呈正相關關系,即農產品的產量隨著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農作物生長需肥要求與耕地畝均施肥水平達到基本平衡后,農產品的產量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與化肥施用量呈不相關或負相關關系,即農產品的產量不隨著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甚至出現減少現象;实氖┯迷谙喈旈L一段時間內,對農產品生產的增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從目前看,化肥對農業增產的作用接近極限,而化肥的超量使用,有機肥施用不足,不僅造成土壤氮磷養分比例失調,耕地基礎地力下降,農產品生產成本提高,而且形成農業立體污染和面源污染,直接影響著耕地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
二、超量使用化肥對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影響
耕地基礎地力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組成部分,是指不施肥時農田靠本身肥力可獲取農產品產量的能力。2005年寶雞市氮素化肥平均施用量已達到每公頃217.81公斤(按糧食作物播種面積計算),分別是法國的1.72倍、德國的1.82倍和美國的3.76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9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0.79%。超量施用氮肥等不合理施肥行為,導致土壤養分極度失衡,耕地基礎地力出現下降趨勢。實行土地承包經營后,農戶普遍重用地輕養地,有機肥施用量減少,不少田塊只施化肥不施有機肥,土壤團粒結構遭到破壞,土壤板結、耕層變淺、保水保肥性能下降等現象日趨嚴重。這是因為化肥施入農田中,一部分被作物吸收轉化,不能被作物吸收的成份一部分散發到空氣中,余下的在土壤中長期積累,改變土壤的成分,導致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發生變化,使土壤生態系統受到破壞,降低土壤生態系統的功能,并通過雨水沖刷和地下水流失到水體中,造成水體富營養化;视行Ю寐什桓吆筒缓侠硎┓,是農業面源污染的源頭之一。農業面源污染使河流水庫水質富營養化,硝酸鹽污染超標導致飲用水質量下降,已嚴重威脅農業生產安全和人民的身體健康。
三、科學合理施用化肥,提高耕地質量的主要措施
在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的情況下,采取綜合技術措施,努力培肥地力,改善土壤養分結構,增加有機質含量,提高耕地等級和質量,是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內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的基礎性工程。
一是建立耕地地力調查制度和耕地質量動態監測預警系統。耕地地力調查是培肥地力的基礎性工作,只有摸清耕地地力水平和土壤養分狀況,才能指導農民合理施肥、科學種田,為今后應用衛星遙感技術發展精準農業打好基礎。建國以來,我國共進行過兩次土壤普查,1985年的最后一次土壤普查距今已有20多年。受當時物質和技術條件限制,前兩次土壤普查成果存在測量技術單一、數據零散、直觀性差、成果利用不方便等缺陷。同時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不同的農產品產量水平和質量要求,對耕地肥力也提出了不同要求。例如寶雞市1985年土壤普查時測得大部分耕地土壤平均含鉀量較高,在當時的糧食產量水平下土壤不缺鉀,但在糧食單產水平逐步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土壤的鉀素含量就明顯不足。如烤煙適宜在偏酸性土壤中生長,煙葉質量才能達標,就要求耕地多施酸性肥料使土壤保持弱酸環境。在"十一五"期間,應當部署開展一次耕地地力調查,運用計算機技術,對土壤的有機質、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害成份進行全面測量,建立耕地土壤養分數據庫,使農業技術員和農民一點鼠標,就知道自己承包耕地的土壤養分狀況。耕地地力調查應當象人口普查、農業普查一樣形成制度,5-10年進行一次。盡快建立耕地質量動態監測和預警系統,為農民科學種田提供指導和服務。
二是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測土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作物的需肥特性、土壤的供肥能力等,確定氮磷鉀以及其它中微量元素的合理施肥量及施用方法,以滿足作物均衡吸收各種營養,維持土壤肥力水平,減少養分流失對環境的污染,達到優質、高效、高產的目的。農業技術員通過土壤養分測定結果,綜合化肥轉化率、作物需肥規律、農用施肥習慣等因素,根據目標產量水平確定氮肥使用量,以氮素用量確定磷、鉀肥用量,依據微肥施用敏感性確定微肥施用品種。配方施肥技術對糧食作物的增產效果一般可達到10~15%。要抓緊實施新一輪"沃土工程",增加財政對測土配方施肥的補貼,擴大配方施肥技術覆蓋面。
三是擴大生態肥、專用肥和有機肥施用面積。生態肥是以有機肥和無機肥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添加某些種類微生物制成的肥料。與普通化肥相比,生態肥含有較高的有機質和較多有益微生物,可通過微生物和環境的相互作用改善土壤生態環境,降低營養元素的遷移能力,增強土壤的保肥能力,使更多營養元素以更易為作物吸收的狀態存在,提高作物吸收肥料中營養元素的數量,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專用肥就是根據特定作物的需肥特性將一定比例的氮磷鉀素和微量元素通過工廠化混合在一起,方便農民施用的專用作物肥料。傳統的有機肥施用,對生產有機農產品至關重要,有機肥不但營養全面,養分釋放均勻持久,可以培肥地力,破除板結,改善土壤團粒結構,使土壤活性變好,增強土壤保肥保水能力,而且刺激農作物生長,提高農作物的抗逆性,長期施用有機肥,還可有效緩解重茬作物帶來的危害。有機肥成本低廉,是減少化肥、農藥投入,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要實施保護性耕作示范工程,開展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試點,把科學合理使用肥料、擴大有機肥施用面積作為重要內容,給予鼓勵和支持。
四是加大推廣秸稈還田技術的力度。秸稈還田是培肥地力,充分利用資源,降低焚燒污染和農產品生產成本的最佳技術措施。寶雞市共有70萬噸玉米秸稈資源,還田50%就相當于施尿素1.06萬噸、過磷酸鈣1.68萬噸、硫酸鉀2.91萬噸,全市就可減少化肥施用量10%左右。"十一五"期間,要通過綜合技術措施,使化肥有效利用率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